r语言基本语法,r语言boxplot

  • 英语语法
  • 2024-05-03

r语言基本语法?R语言中的R对象,包括了向量、数组、列表、矩阵等。其中,向量可以分为整数、数值、逻辑、复数、字符和原生六种向量。如何声明一个向量对象呢?它的组成部分有哪些?下面利用几个实例说明向量,操作如下:第一步,那么,r语言基本语法?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c在r语言中什么意思

Mean()求平均值 通过求出数据集的和再除以求和数的总量得到平均值 函数mean()用于在R语言中计算平均值。语法 用于计算R中的平均值的基本语法是 - mean(x, trim = 0, na.rm = FALSE, ...)

Mean()求平均值

通过求出数据集的和再除以求和数的总量得到平均值

函数mean()用于在R语言中计算平均值。

语法

用于计算R中的平均值的基本语法是 -

mean(x,trim=0,na.rm=FALSE,...)

以下是所使用的参数的描述 -

x是输入向量。

trim用于从排序向量的两端丢弃一些观察结果。

na.rm用于从输入向量中删除缺失值。

应用修剪选项

当提供trim参数时,向量中的值被排序,然后从计算平均值中减去所需的观察值。

当trim = 0.3时,来自每端的3个值将从计算中减去以找到均值。

应用NA选项

如果有缺失值,则平均函数返回NA。

要从计算中删除缺少的值,请使用na.rm = TRUE。 这意味着去除NA值。

Median()求中位数

数据系列中的最中间值称为中值。 在R语言中使用median()函数来计算此值。

语法

计算R语言中位数的基本语法是 -

median(x,na.rm=FALSE)

以下是所使用的参数的描述 -

x是输入向量。

r语言示性函数怎么表示

R语言中的基本绘图plot函数,可以绘制不同的图形,语法为:plot(x轴,y轴,图形type类型),一般情况下,x轴和y轴都是数值类型;如果type参数省略,代表的是点图。下面利用一个实例说明利用plot函数绘制折线图,操作如下:

第一步,定义两个向量week和sales,其中week是由字符串构成的元素,sales是由数值构成的;然后分别展示这两个向量,如下图所示:

第二步,利用plot函数绘制图形,week作为x轴值,sales作为y轴值,执行plot(week,sales),结果发现报错了;由错误提示可知,是x轴值不是无限的,说明要求x轴也是数值的,如下图所示:

第三步,再次声明向量week,这时它是由数值构成的,调用plot()函数,参数type设置为“b”,如下图所示:

第四步,结果再次弹出一个窗口,展示的点由线段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

第五步,然后将XY轴数值进行转换,week作为Y轴,sales作为X轴,如下图所示:

第六步,再次调用plot函数,没有给出type参数值,这时会看到一些孤立的点,如下图所示:

r语言source函数怎么用

R语言数据对象与运算

R语言数据对象与运算 笔记整理

2.1 数据对象及类型

R语言创建和控制的实体被称为对象(object)

ls()命令来查看当前系统里的数据对象

R对象的名称必须以一个英文字母打头,并由一串大小写字母、数字或钟点组成

注意:R区分大小写

不要用R的内置函数名称作为数据对象的名称,如c、length等

2.2 数据对象类型

R语言的对象包括

数值型(numeric):实数, 可写成整数(integers)、小数(decimal fractions)、科学记数(scientific notation)

逻辑型(logical):T(true)或F(FALSE)

字符型(character):夹在" "或之间

复数型(complex):形如a+bi

原味型(raw):以二进制形式保存数据

缺省型(missing value):有些统计资料是不完整的,当一个元素或值在统计的时候是“不可得到(not available)”或“缺失值(missing value)”的时候,相关位置可能会被保留并赋予一个特定的NA(not available)值,任何NA的运算结果都是NA。

辨别和转换数据对象类型的函数:

辨别转换

character is.character() as,character()

complex

double

integer

logical

NA

numeric

2.3 数据对象构造

R语言里的数据对象主要有六种构造:向量(vector)、矩阵(matrix)、数组(array)、列表(list)、数据框(data frames)、因子(factor)

2.3.1 向量(vector)是由有相同基本类型元素组成的序列,相当于一维数组

5个数值组成的向量x,这是一个用函数c()完成的赋值语句,这里c()可以有任意多个参数,而它输出的值则是一个把这些参数首尾相连形成的一个向量

R的赋值符号除了“<-”外,还有"->""="

例如:

> c(1,3,5,7,9) -> y

> y

[1] 2 5 8 3

> z = c(1,3,5,7,9)

> z

[1] 1 3 5 7 9

assign()函数对向量进行赋值

length():可返回向量的长度

mode()可返回向量的数据类型

正则序列用 “:”符号,可产生有规律的正则序列(: 的运算级别最高)

函数seq()产生有规律的各种序列

seq(from,to ,by) from 给序列的起始值,to表示序列的终止值,by表示步长(by 省略时,表示步长值为1)

> seq(1,10,2)

[1] 1 3 5 7 9

> seq(1,10)

[1] 1 2 3 4 5 6 7 8 9 10

有时关注的是数列的长度,利用句法:seq(下界,by=,length=)

> seq(1,by=2,length=10)

[1]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rep(x,times,……)x表示要重复的对象,times表示重复的次数

> rep(c(1,3),4)

[1] 1 3 1 3 1 3 1 3

> rep(c(1,3),each=4)

[1] 1 1 1 1 3 3 3 3

对每个元素进行重复;

R中的内置函数:

mean()来示向量的均值

median()求是位数

var()求方差

sd()求标准差

sort()对向量排序

rev()将向量按原方向的反方向排列

rank()给求出向量的秩

prod()求向量连乘积

append()为向量添加元素

对向量运算常见函数表

函数用途

sum()求和

max()求最大值

min()求最小值

range()求极差(全矩)

mean()求均值

median求中位数

var()求方差

sd()求标准差

sort()排序

rev()反排序

rank()求秩

append()添加

replace()替换

match()匹配

pmatch()部分匹配

all()判断所有

any()判断部分

prod()积

2.3.2 矩阵

矩阵(matrix)是将数据用行和列排列的长方形表格,它是二维的数组,其单元必须是相同的数据类型,通常用列来表示不同的变量,用行表示各个对象。

r语言读取csv文件

用table函数。

在R语言中,table函数用于计算输入变量中各个元素出现的频数。table函数在数据分析中很常用,比如统计样本中各个因素的分类分布情况,或者计算某个离散变量的各取值位置分别出现了多少次。

table函数的基本语法如下:table(x),其中,x是一个向量或因子,在这个向量或因子中我们需要计算每个元素出现的频率。

r语言与其他编程语言的对比

R语言_list()函数用法

1、首先点击r语言软件程序,并进入。然后使用list函数创建列表。最后执行该程序,即可获得list表头,完成操作。

2、首先创建一个控制台应用程序。接着实例化一个list类型。然后往list里面添加一些数据。然后用toArray将list转化为数值。接下来遍历数组打印一下。最后你会看到数值和放进list里面的一样。

3、数据框 数据框中不同的列可以包含不同模式(数值型、字符型等)的数据,是R中最常处理的数据结构。

4、用法:unlist()函数的作用,就是将list结构的数据du,变zhi成非list的数据,即将list数据变成 字符串向量 或者数字向量的形式 如果是向量的话就直接输出向量 例子:in%相当于match()函数的一个缩写。

5、而变量分为连续型变量、名义型变量、有序型变量,其中名义型变量和有序型变量在R中被称为因子。数据框的每一列并不都是因子。只有名义型和有序型的列才是因子。

6、按最大行值RowNums.max遍历取各列,进行字符串拼接;使用is.na函数判断值是否为空,为空使用“”拼接,不为空使用元素值拼接;每行遍历完,加“\n”拼接。使用writeLines函数将字第串存储为TXT文件。

以上就是r语言基本语法的全部内容,R语言_list()函数用法1、首先点击r语言软件程序,并进入。然后使用list函数创建列表。最后执行该程序,即可获得list表头,完成操作。2、首先创建一个控制台应用程序。接着实例化一个list类型。然后往list里面添加一些数据。

猜你喜欢